含鹵(特別是溴係)阻燃聚合物體係因其突出的阻燃效果,80年代中期以前在阻燃聚合物市場中占有絕對的統治地位。電線電纜工業界中的聚氯乙烯(PVC)即是其中的一例,至今仍在護套和絕緣料中承擔著主要角色。
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,PVC內在的弱點(燃燒時釋放的大量煙霧,嚴重的腐蝕性氣體和有毒氣體)益發明顯。
從那時起評估和尋找PVC料的替代物遂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。早在1986年歐洲首先發現燃燒產物中含有的多溴二苯醚,四溴代雙苯並二惡烷及四溴代雙苯並呋喃等屬於致癌物質。
直至2001年英國又接連發現五溴二苯醚,十溴二苯醚在野生獵鷹蛋內的生物積累高出家養獵鷹蛋400倍。於是再次發起拒絕生產與使用含溴阻燃劑的行動。